关注我们

走不出《四海》的韩寒,少年的青春没有完美告别 -

来源:蓝光高清影视-348电影网   发布时间:2022-02-20   浏览次数:425

如果说有一部电影,能够完美地得罪所有类型的观众,就像100道选择题选成全错,那几乎就和全对一样了不起,甚至许多烂片都做不到——但是这个春节,韩寒就完成了这个奇迹般的挑战。

但有一点需要说在前面,《四海》虽然口碑一路下滑,但我个人并不认为它是一部烂片,也不难看,甚至还有许多闪光点,但无论从哪个角度出发,它又确实称不上是一部好电影,哪怕是跟韩寒自己前面三部作品相比。

一场一个人对抗世界的演出事故

这部电影几乎挑战了所有人的底线。想看春节合家欢的人,被主要人物的意外死亡、债台高筑砸得一头浑水;想看轻松喜剧的人,被韩式谐音梗和小聪明撩拨得不满又尴尬;想看爱情故事的人,被男女主毫无成长、缺乏血性、原地踏步的初恋絮语尬出三室一厅;想看硬核赛车故事的人,切割得七零八碎的节奏则让他们完全找不到爽点;原本最大的观众群体,拥护韩寒的人,关注小镇青年、父辈和解的这部分观众,也在虎头蛇尾的父亲线和后半段走出小镇的故事中彻底失去了耐心。

说了这么多,仿佛是收钱了一样在尬黑韩寒,其实又真不是。电影的美术、音乐、包括演员的表演都十分优秀,所有人都很尽力。沈腾、尹正的表演加上陈小春的情怀杀戏份,就已经让这部电影值回票价——如果要求不是那么高的话。核心的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整部电影的叙事节奏与故事走向,这些都应该由韩寒本人负责。

它的问题大到什么程度?大到观影过后,我和朋友边宵夜边吐槽了很久很久很久——甚至久到让我想起来我这个号曾经试图写影评,遂生出了记录下这些吐槽的念头。要知道,我甚至算不上有多么喜欢韩寒,仅仅是出于好奇想知道是否能看到一部完成度类似《飞驰人生》或超越的赛车电影,并且在买票的过程中发现它口碑下滑导致排片量直线下降,最终放弃了亲友赠送的vip兑换券,像个脑残粉一样,用现金买了一个不知名小影院的票去看它。

言归正传,原本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更多的期待是试图看看作为“同辈”的创作者韩寒,或者说早期互联网成长起来的上古网红韩寒,究竟有什么话想说。从《后会无期》开始,可以看得见他是有如此这般的表达欲,而《四海》的失败,可能正是这种过于泛滥的表达欲所导致。

从五个维度,抛开各种情怀与技术因素,试试从故事讲述者或文艺创作者的角度去剖析《四海》,看看它如何将一个简单的故事折腾得四分五裂。

一、永远长不大的小镇青年

80后的一代小镇(非一线及省会城市的各类地市州城乡镇)青年,沐浴着八十年的理想主义成长,经历了九十年代的下海与下岗潮,迎接了新千年之后的互联网大爆发,直至如今人机一体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可以说他们从未停止接受社会环境的洗礼与冲击,迷茫无措曾经是这一代人的思想钢印。

韩寒作为最早在互联网发声的顶流人物,无论是作为公知还是作家,对这一代人的思想状态怀疑认同与并存,从未停止表达与探索,同时还有对那个时代抹不去的留恋。在经历了从作家到赛车手再到导演的身份转变以后,《后会无期》已经把这种迷茫和情怀表达的很好,可以说是他本人此前人生不同阶段深思熟虑的总结之作,豆瓣至今维持着7.2的评分,后来几部作品无论是在情绪还是节奏上,都没能再超越它。

《四海》的前半段(根据印象应该是40分钟到一小时左右),也就是小镇青年的生活与父子关系这一段,实际上还是趣味十足的,沈腾和尹正的表演完全足够撑起这部分内容,如果全片完整讲述这一群二逼青年的日常故事,路边摊表白、打架进医院、自娱自乐的赛车队、十八线国际风的夜店,再加点浅尝辄止的初恋剧情,那么还是很适合春节观影的。

但韩寒的野心很显然不止于此,从父亲吴仁腾(沈腾饰演)再次离开小镇/渔港开始,再到好兄弟周欢歌(尹正饰演)乐极生悲的死亡,影片的基调开始转变,到尤其是海洋里周欢歌被巨型油轮掀起的海浪吞没一幕,具有很沉重的象征意味,明显能感觉到导演并不满足于讲述单纯的青春喜剧,开始探索更深层次的东西,而这一场景与后面的故事衔接完全割裂,直接导致故事从这里开始失控,主角吴仁耀(刘昊然饰演)莫名其妙的负债、走上犯罪路线,还暗戳戳的掺杂了好友卧底的线索(观众:搁这乡村无间道呢),于是与女主角私奔出走广州打工……至此,绝大多数观众必然是一头雾水,满脸问号。

这段故事止步于此的同时揭露了两个问题:

首先是八零后、九零初的小镇青年们,在现实中挣扎,生活目标的缺失,理想的幻灭;问题是很多人的幻灭是因为发现自己其实没什么理想,从被动随波逐流到主动碌碌无为;

其次则是作为创作者的韩寒,在这个问题上同样没有答案,只是被动地展示了这幅年代画卷而无法进一步解决问题,那句关于创作的名言“要展示,不要讲述”用在这里似乎带上了一丝贬义;而由于这种缺乏深度的展示过后(只留下了一个较具有美感和悲剧意味的大海溺亡段落),韩寒本人作为导演也像故事里这些青年一样,没有做好准备,也没有从之前的生活里淬炼出任何意义,便匆忙地赶往下一段故事,开展下一个议题,仿佛电影与现实交织的无限套娃。

二、与出走半生的失败父辈和解

这个主题实际上在《乘风破浪》里已经探索过:暴躁、人生不如意的父亲,母亲这个形象某种程度的缺位——在《飞驰人生》里甚至也是沈腾扮演这位父亲,区别只是叙述角度的不同。

题外话:《乘风破浪》里韩寒为了个人的小趣味,埋藏到最后片尾彩蛋才揭示了父母之间女强男弱的家庭关系,以及婚礼上那首“我是一个没有本领的人,我这个家全都靠你”的插曲,当年就在知乎以及各种平台上让韩寒被喷成筛子,成了直男癌和物化女性的代表之一。

沈腾带来的开心麻花式的喜剧表演其实非常契合韩寒的段子电影,原本可以很大程度增添趣味,但割裂的故事让父亲这条线依旧浅尝辄止,没有得到太多有意义的展开(电影里想塞入的东西实在太多)。在这一条线上,甚至远不如《乘风破浪》,彭于晏饰演的那个无能、中二、热血的父亲,一样有过轰轰烈烈的少年时代,那也是绝大多数普通人的青春。而这是花了一整部电影来讲述的一个“小而美”视角,才能达到的完成度,《四海》在四十多分钟的时间里,基本上不可能做到这一点,仅仅是尽可能地展现沈腾的个人魅力。

吴仁耀这个父亲角色,出场充满背井离乡历经挫折的气质,回家以后各种不靠谱的言行,在非常不专业的“英文翻译”翻车现场之后,又大义凛然地将不知道存了多久的三万块钱交到儿子手上后离开,电影至此再次出现了故事上的分裂:无论是当年出走的家庭往事,故作风流带来的豹纹阿姨,执意跟刘大爷去看雪的奶奶,直到最后父亲虎头蛇尾在广州的草草圆场,这些原本都可以在父子和解的故事里展开非常丰满的底色,但很遗憾,韩寒的野心病再一次发作,父亲迅速掉线,故事被混乱的摩托比赛以及周欢歌死亡搅成了一团乱麻,像拧抹布一样挤出了中间那段别扭的公路电影,开始衔接到与前文几乎毫无关联的后半段,脱线到在广州时与家乡的微弱联系,都要靠打酱油的讨债混混与冯绍峰饰演的警察来强行建立。

假设观影者对《乘风破浪》还有一丢丢印象的话,很容易就会联想到,这样的父亲形象实际上还是延续那种“二十年后的小镇青年”印象,依旧少年气、依旧顽皮,同时又有一丝逃避和不负责任;生活也许让他变得沉重,但压抑不住他那些闪光的的特质,即便回首少年已是中老年。

其实这也是一种投射,是故事的讲述者试图展示这一代人未来可能的样子:不可能再像我们的父辈一样无私奉献,为家庭鞠躬尽瘁;要实现自我又未必有多么明确的目标,即使有方向也没有那么大的能量一路向北;同时也是一种慰藉,就像给所有人(主要是普遍无能而又自信的男性观众)一个借口:你看,我这么多年依旧初心不改,还是风趣幽默,来去潇洒;至于家庭,“虽然我抛妻弃子,但只要我试着去和解,也许他们还是会原谅我二十年的缺席。”

不能否认这或许的确是许多人的人生态度,抛开自己的社会身份与利益相关随意去评论其对错也是不负责任地;但大过年的,还轻松写意的把这种故事和形象搬上贺岁档,也确实只有韩寒干得出来,一如当年那个博客上舌战群雄的少年,但对于买票看电影还被各种闹心的观众来说,“不骂你骂谁啊”。

三、硬核观众也被打脸的摩托车故事

《四海》故事结构最大的撕裂,出自摩托车相关的剧情。

原本最期待这部电影的,是许多摩托车的车迷,因为这个题材本来已经属于小众,更不用说在国产电影之内。但最终上映以后,懂摩托车的朋友都看得炸裂了,并不是那种给好评的口碑炸裂,而是炸裂式吐槽。

由于本文重点是剖析故事本身,因此硬核的摩托车型号、性能等不作深入讨论,网络上已经有很多车友写过相关的吐槽文章。在电影里,除了摩托追逐戏份还算精彩,声效较为真实之外(也有电动车发出燃油车声浪的穿帮),也致敬或还原了许多经典的车型,例如雅马哈、本田、川崎、铃木、杜卡迪等。而全片最被人诟病的,是充斥了非凡飙车与违章驾驶行为的场面,更容易让许多对摩托车本身就不了解的人加深负面印象,全片“鬼火少年”,等同被动污名化。

虽然不能强求电影的任何硬核内容都充满正能量,但应该没有一个摩托爱好者会喜欢看到,在春节档给全国人民看到这样一部一言难尽的“禁摩宣传片”吧?

PS:鬼火少年:源自喜欢成群结队驾乘炫酷的“鬼火”摩托车招摇过市,常常发生事故的青少年之社会新闻。

除此之外,摩托车剧情最大的问题之一,是为了父子关系缓和的推进,特意添加了父亲修车,儿子无奈等待的场景。可是这在观众的感受看来,what?男主角作为一个天赋异禀,能够达到特技驾驶、参与非法公路竞速的摩托少年,竟然自己不会修车?还要他爹修好才能再上路?

无论怎么看这都是捡芝麻丢西的逻辑硬伤。这就好比一个弹了十年吉他的娴熟乐手,竟然被人发现他不会给吉他换弦调音保养,而是每次都要雇人代劳一样不可思议。

其次则是到广州以后主角莫名其妙被拉到某处遇到梓良哥(乔杉饰演),误打误撞找到了一份摩托车特技驾驶的工作,无异于局部机械降神解决了男主的生存问题问题。并且乔杉这个角色迫于推进剧情的压力,无论在喜剧发挥还是走心的演技上都十分受限,实属大材小用。

以上种种跟最后一个大问题相比,还属细枝末节。假如,假如有假如的话,全片在专业车手秋哥(陈小春饰演)出现时,可以说在情怀杀和戏剧性上面达到了一个巅峰,这段剧情也还算吸引人,完全可以一路衔接到下半部分飞跃珠江,顺便让男主在性格与车技上都划出完美的成长轨弧线,甚至弥补《飞驰人生》的一些缺点,让本片成为一部精彩的摩托车题材的类型片——然而很遗憾,韩寒想说的东西太多了,跑题永远不嫌累——于是这部分紧张刺激的赛车剧情戛然而止,警察李队长(冯绍峰饰演)强势插入,故事开始往奇怪的方向发展。

全片结束后回忆起来,个人最遗憾的就是这段,想象一下:一个小镇上骑车最厉害的少年,刚展现几分锋芒,显露一点少年意气,很快就被真正专业的高手教训了,知道人外有人,世界还很大;从此苦练车技,立志告别地面飞行,冲击举世无双的飞跃珠江……听起来是不是一个老套而经典又有些武侠的桥段?但是在类型片或商业片里极其有效,只要演绎得当,能牢牢抓住观众的心,沉浸其中跟随人物的命运直到电影结束。正面例子就是稍早之前的《雄狮少年》,紧抓舞狮和少年成长的主题,全片一气呵成。尽管被各种民粹自媒体抓住人物造型问题尬黑,但闪光的作品不是泼几把沙子、泥巴就能掩盖住的,如今它在豆瓣依旧获得8.3分的评价就说明了一切。

四、絮絮叨叨的情怀与长不大的初恋

罗翔老师曾经说:要爱一个具体的人,不要爱一个抽象的人;要爱生活,不要爱生活的意义。

这段话他引用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马佐夫兄弟》中的观点,而我又再次复制粘贴到这里,当然也还是改变不了这句话隽永深刻的内涵,而《四海》中少年少女的恋情,则毫无疑问的走向了其反面。

如果拍摄一部青春恋爱的文艺片,韩式表达肯定有其趣味与真诚,毫无疑问;但作为游走在个人表达与商业娱乐之间的电影,被塞入太多内容,恋爱戏份成为了其中毫无悬念的败笔,尤其是女性人物成为了比标本还要平的标签。

从小摊上点歌准备向女主周欢颂(刘浩存饰演)表露心声又与“哥哥”打架,到沙滩推车后“你知道我怎么会陷进去吗?”的韩式冷笑话,再到隧道里骑行时男主的画外音心声被女主“听到”,再到被全网网友唾弃的私奔开房不会用酒店房卡的情节,太多太多的抒情与个人表达,让各种画外音絮语(可以直接删除80%以上)随意切割打乱故事节奏——韩寒已经陷入了一种旁白狂热无法自拔。

在故事的前30分钟,我几乎要以为这是一部好电影。随后立刻急转直下,初恋情怀的清新调调在小镇之内尚可玩味,在两人因为所谓犯罪莫名地私奔到广州之后,面对种种现实问题时的反应,显得如此苍白而不真实,一种隔岸观火、隔靴搔痒的感觉出现在观影者心中:导演你真的打过工么?这女主有性格么?(上一部这么苍白无力的爱情电影可能是刘若英那部《后来的我们》。对不起,本人已阅烂片无数)

这部分剧情从文艺到现实的转变是如此无力,就像兄长的死亡场景展现了昙花一现的美感随即消散,走出小镇的男女也如同韩寒本人一样,从小世界里的乐趣里走出面对真实的生活时,变得无比幼稚继而失语,以至于那个要债的黑道混混都表现得这么有人情味、憨厚可爱。

当然,不能否认私奔路上风景的美丽,与插曲音乐一定程度上挽救了这段情节,那是万能青年旅店的《山雀》:

自然赠予你
树冠 微风 肩头的暴雨
片刻后生成
平衡 忠诚 不息的身体
……
她与你共存
违背 对抗 相同的命运
爱与疼痛
不觉茫茫道路长
……

如果说酒店房卡的情节,只是导演为了表达恋人的青涩无奈强迫让他们失智,就和摩托车高手需要父亲帮忙修车的bug一样,只是为了人设服务的话,那么两人在到达广州后,各自务工的情节,就显得尤为标签化。女主在后面的情节除了呼应前文出现的《麦琪的礼物》,默默打工为男主买回摩托以外,几乎沦为没有任何成长的工具人;在面试时被揩油、不痛不痒的调侃了几句女性求职困境、最后还在男主步行可达的距离打工端盘子,而此前两人在剧情中似乎显得相隔甚远,见面阻力重重。

纵观全片,男主是有成长的——但不在恋爱线上,是在摩托车车技与对“地面飞行”这个理想意向的追逐,直到最终的飞跃场面,算是勉强完成了这个人物的使命;而在与女主的相处方面成长为0。本片毕竟不是《爆裂鼓手》,有正经的女主却没有给这个人物相应的成长,实在说不过去。

女主在进城务工以后,在个人事业与对男主的情感态度上,都表现得毫无血性。也许导演认为“赎回摩托车”这个细节就足够表面他们的相爱,又或者男主买戒指藏在汉堡里也足够浪漫?(后者惊吓观众是真的,幸好女主没有噎着)所谓的毫无血性是指,这两人竟然在这种恶劣的生存环境下,既没有抱团取暖,也从未因为生活困难互相指责,从未发个脾气吵个架砸个东西打个耳光,为何能如此无私又无欲无求?周欢颂这个女人究竟喜欢什么?追求什么?对恋人有什么要求?是委曲求全自己?还是希望对方改变?在生活的压力之下会爆发出什么情绪?这些东西全部没有正面描写。

这两人既然已经私奔,又毫无经济来源,按理说恋人关系已经相互默认,那么不是应该赶紧到最便宜的城中村租个房子,暂时过一阵拮据的日子然后赶紧一起为生活努力?如果导演想表现两人的纯洁关系,只需要给些分床或者男方睡沙发、地板的镜头即可,这种情况下还各自碰运气,“在看不见的地方默默为对方努力”,莫不是犯了文青的矫情病。很难说不是导演对这种务工青年生活的个人解读过于浪漫,不接地气到飞出了大气层。

这段剧情中,几乎所有的对话都不是“吴仁耀”与“周欢颂”两个人物的对话,仅仅只是导演对幻想中处于此种情境的女性自说自话,而电影中的女性角色只是一个答题机器,并无独立人格。直到最后的女主的意外去世,观众内心多半都毫无波澜了——不是因为冷漠,而是到这里的时候几乎没人想得起这个人物究竟做了那些让人有印象和值得回味的事情,完全无法共情。

往恶毒的方向想,哪怕她爱上一个霸总然后移情别恋,比如修塔哥是真土豪且爱她;又或者她在销售揩油的公司委曲求全,先挣钱纸醉金迷再掌掴脚踩上司出气;再或者她成功面试白领小职位,再黑化成职场绿茶最后无情抛弃男主,无论哪种可能都比正片里展现的纸片人最后又被意外撞死要好(纯属个人胡思乱想,对不起,人品问题)。

五、商业元素与个人趣味的大乱炖

故事与人物的缺陷已经剖析得差不多,最后简单从全局复盘一下。

人物的缺陷还有一处:男女主跌跌撞撞来到广州时,见到了修塔哥(黄晓明饰演),又一个失败的中年人,韩寒不厌其烦的展示这种让人挫折的人设——或许是因为的确没什么话可说了,考虑到来广州以后还勉强圆上了男主父亲另有家庭的这条线,这个人物实属多余,除了用名字讲一个韩式冷笑话以后没有任何作用。

为什么要特意提到这个人物?分析到这里,故事的缺陷之根源已经十分明显:各种玩梗的背后,源于创作者的无话可说。除了失败与幻灭的情绪展示,没有更深刻的东西可以挖掘。当然,这也是韩寒一以贯之的核心主题,正如电影的那首插曲《无法离地的飞行》——

你没听清 风的声音 单缸引擎的轰鸣
将这心 全都混在了一起
说不清 面无表情 但风暴般的内心
回归线 无法离地的飞行
你说
哈啊啊啊啊啊 啊啊啊啊啊啊啊
……

文章憎命达。韩寒少年成名,也许让他注定难以再去表达生活的艰辛、探寻生活的意义,至少,普罗大众的生存状态,已经离他很遥远。如果不是借用赛车这样硬核、热血的元素,甚至很难撑起一部商业片的剧情,同时他又不满足于仅仅只拍 “小而美”的青春故事(这类题材他能够驾驭,所以应该可以拍好),最终呈现结果就是想说的东西太多,但一样都没有说清楚。

整部影片结尾处的飞跃,男主代替歌手飞跃珠江的镜头完成得极具美感,这个“驾车腾飞”的意象可以说贯穿了韩寒所有的电影,或许某种程度上也代表着他对人生悲剧性的看法与探索,不同之处是这次男主超越了自我,成功落地,而为了故事圆满而牺牲的则是完成“麦琪的礼物”的约定、赎回摩托车前来赴约的工具人女主。

上面这部分是剧情里现实一面的结尾,而影片本身真正的结尾又回归了抒情意象——男主回返回家乡后,又在梦境般的场景里与女主踩着礁石水中漫步,互诉衷肠,这种表达方式又再次与飞车剧情断裂,反而衔接上了前面周欢歌死亡时的那种意识流、超现实的感觉,可惜在不同叙述语言的反复拉扯中已经失去了张力,此时观众都只想着尽早离场,甚至高呼“XXX退钱”了。

哲学家告诉我们,人的自我表达就是塑造自我的过程,而《四海》的这种表达肤浅并且失控,许多闪光的珍珠失去了一条思想的金线将之串联,散落一地变成了泥泞里的垃圾。

无论如何,能让人看完之后感触良多,让美感在混乱的信息流传递中变得无处安放,直到思维都跟着它失去焦点,可以说这是一部神奇的电影。正如我们所有人的少年时代一样,在长大的过程中,接受岁月的冲刷,与许多人和事都无法完美的告别,只余脑海中四处散落的记忆。

是否还应该对韩寒的作品抱有期待,只能交给时间来解答了。

欢迎关注公众号:丛林里的韦瓦第

欢迎关注公众号:丛林里的韦瓦第

934
0
本文由网络整理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2006年张冕救胡歌当场去世,成胡歌永远的痛,后用她名义捐学
上一篇 2022-02-20
下一篇 2022-02-20

相关资讯

更多
  • 爱影视苹果APP安装教程!苹果用户必看!

    注:在使用该方法的时候请提前下载好嘿荼锋APP最新安装包点击直接下载TrollSto简单安装使用教程通过爱思助手 对TrollInstaller 工具进行 自签签名  然

    公告 阅读:0 发布:2023-09-19
  • 爱影视APP使用教程!所有用必看

    爱影视APP下载地址:https://2ys.app/APP内置接近多条播放线路!!所以很多用户在播放的时候容易出现某条线路播放失败或播放卡顿,那么请仔细看看下面播放与线路选择说明一:关于播放:遇到无

    公告 阅读:0 发布:2023-07-04
  • 菲比·沃勒-布里奇新加盟《夺宝奇兵5》 角色神秘

    短视娱乐讯 北京时间11月22日消息,据外国媒体报道,《夺宝奇兵5》曝光新剧照,菲比·沃勒-布里奇饰演印第安纳·琼斯的教女海伦娜,是个神秘角色。

    头条 阅读:497 发布:2022-11-29
  • 新片《五月十二月》杀青 波特曼联合摩尔主演

    短视娱乐讯 北京时间11月21日消息,据外国媒体报道,娜塔莉·波特曼和朱丽安·摩尔主演新片《五月十二月》近日已杀青。托德·海因斯(《卡罗尔》《远离天堂》)执导...

    头条 阅读:958 发布:2022-11-29

评论